canglang
五级网友
五级网友
  • UID25458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14
阅读:18510回复:40

[其他综合]桃源这个镇的名字,到现在至少已经1140年

楼主#
更多 发布于:2022-03-20 17:00扫一扫,手机看帖

图片:雷满.jpg


《新唐书》

图片:雷满1.jpg

《资治通鉴》卷254

    陬市镇,小时候大人就叫“陬溪”,闲无事看书发现,“陬溪”这个地名至少已经存在1140年了,在《新唐书-雷满传》有提及,在《资治通鉴》卷254,公元881年也有提及,雷满也是常德狠人,在《新唐书》和《新五代史》都有传。第一次在正史上看到桃源地名,很是兴奋。

最新喜欢:

七彩阳光七彩阳光
回复 扫一扫,手机看帖
快活林
三级网友
三级网友
  • UID539695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27
1楼#
发布于:2022-03-22 12:18
canglang:嗯!但《水经注》不是正史,郦道元也没有过长江,这可能也是为什么《水经注》没有桃花源的缘故吧。桃源最早进入正史的是马援石室的钦山,离现在快2000年了。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749
郦道元也可能是参考的其它文献吧。南方文明并不晚于北方文明,桃源这个地名古而有之甚至更早都不稀奇,但是否就是目前这个位置也要看考古发现。
陬溪,这叫法肯定要比陬市早,也更符合当时的地理特征及地方命名习惯,例如溶、溪、湾、堰、潭等等。我曾在这里质疑过桃源“徐融熙”这个地名最初的本意是否应为“徐溶溪”,因为后者更符合本地的地名习惯。
canglang
五级网友
五级网友
  • UID25458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14
2楼#
发布于:2022-03-22 10:14
船苌:反正太太辈老人家叫灌溪为"灌7"...陬市为"陬7"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702
看来差不多,陬溪说法并没有走远
canglang
五级网友
五级网友
  • UID25458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14
3楼#
发布于:2022-03-22 10:13
燕大虾:7是吃   溪是欺      桃源话有本质的音不同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724
是的,溪和7桃源话有点区别
canglang
五级网友
五级网友
  • UID25458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14
4楼#
发布于:2022-03-22 10:11
快活林:你没发现,不等于没有。
云南大学一位老教授就曾在一篇回忆某钱姓历史大佬的文章中提到,在一次讲课中钱老说几乎每个朝代的都有对前朝史籍,进行重新修订删减的现象。
古代时,历代史籍以官方修订印刷为主,民间存量极少,即使有,后代的翻印也必然是以官方...
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700

图片:20.jpg


图片:21.jpg


论坛首先要有论,喜欢这种模式,只是我在这里发帖经常没有,所以也来得少些,但还是感谢你的关注。

    能够留下来的正史,是基本没有谁或者哪朝随便改动的。我举例《资治通鉴》这个故事:驻山西长治的孟方立即已杀掉成麟,带兵回到邢州,潞州民人便请求监军吴全勖主持留后事宜。这一年,王铎受命以孟方立主持邢州事宜,孟方立拒不受命,囚禁吴全勖,写信给王铎,愿意招用儒臣镇守潞州,王铎任命郑昌图主持昭义的军事。不久,朝廷任命右仆射、租庸使王徽为同平章事,充任昭义节度使。王徽认为唐僖宗远迁蜀地,中原一带正扰乱不安,孟方立单独占据山东的邢、、磁三个州,估计朝廷无力控制这种局面,推辞而不赴任,请求暂且委派郑昌图为昭义节度使。朝廷又颁诏任命王徽为大明宫留守、京畿安抚制置修奉图陵使。郑昌图到达潞州任上,不到三个月就走了,孟方立于是把昭义军调到邢州,自称留后,进呈表章请任命他的将领李殷锐为潞州刺史。就这个故事胡三省就引用十多种不同史料加以印证【小字都是胡三省注解】,让读者自己去伪存真。大家熟悉的《三国志》成书后,到南北朝的刘宋发现了很多新史料,刘裕指示裴松之重新修三国史,但裴松之认为,三国志史料准确详实,认为没有必要推倒重来。所以他把发现的新史料作为注解加了上去,其实他的注解是原文字数的三倍不止,比如众所熟知的《后出师表》,就是裴松之注解上去的。
  再来成书后当时没有版权意识,出版也不要书号,很多书商会雕刻出版,一个两个字不同有,大面积改动肯定没有,否则流传下来会有很多不同的版本。
canglang
五级网友
五级网友
  • UID25458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14
5楼#
发布于:2022-03-22 09:50
就虚度光阴怎么了:这没什么稀奇的
郦道元的《水经注》里还明明白白写了夷望溪呢
比你这个早多了
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717
嗯!但《水经注》不是正史,郦道元也没有过长江,这可能也是为什么《水经注》没有桃花源的缘故吧。桃源最早进入正史的是马援石室的钦山,离现在快2000年了。
燕大虾
七级网友
七级网友
  • UID12631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15
6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19:53
船苌:反正太太辈老人家叫灌溪为"灌7"...陬市为"陬7"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702
7是吃   溪是欺      桃源话有本质的音不同
就虚度光阴怎么了
二级网友
二级网友
  • UID545333
  • 最后登录2024-04-18
7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18:50
这没什么稀奇的
郦道元的《水经注》里还明明白白写了夷望溪呢
比你这个早多了
船苌
二级网友
二级网友
  • UID541770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28
8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16:34
反正太太辈老人家叫灌溪为"灌7"...陬市为"陬7"
快活林
三级网友
三级网友
  • UID539695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27
9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16:22
canglang:杨嗣昌没有成为内阁首辅,就是因为他不是出生翰林,所以基本可以排除。《新唐书》何《资治通鉴》都是正史,到目前为止,没有发现哪个朝代更改正史,当然修新史是有一定偏向性的,这个我信。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659
你没发现,不等于没有。
云南大学一位老教授就曾在一篇回忆某钱姓历史大佬的文章中提到,在一次讲课中钱老说几乎每个朝代的都有对前朝史籍,进行重新修订删减的现象。
古代时,历代史籍以官方修订印刷为主,民间存量极少,即使有,后代的翻印也必然是以官方印本为据。所以说古代史籍,历经千年而一字不改,应该说是一种愿望吧!
扯得有点远了。当然,说这个不是否定你陬溪一说,至少我没有证据。
雪山飞燕
七级网友
七级网友
  • UID274541
  • 最后登录2023-11-08
10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15:50
陬市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小镇了
canglang
五级网友
五级网友
  • UID25458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14
11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11:42
快活林:对待史书,我一直信奉“言无信史,以事为真”的原则,也就是书上写的和某个人说的,都不足为信,但这个事儿可能是真的。打个比方说鸿门宴,吃了这顿饭可能是真的,但里面斗智斗勇,双方说了哪些话,那这个杜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。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655
古代修史还是相当严谨的,陬溪不是出生在《地理志》,而是人物纪传中
canglang
五级网友
五级网友
  • UID25458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14
12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11:40
快活林:对待史书,我一直信奉“言无信史,以事为真”的原则,也就是书上写的和某个人说的,都不足为信,但这个事儿可能是真的。打个比方说鸿门宴,吃了这顿饭可能是真的,但里面斗智斗勇,双方说了哪些话,那这个杜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。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655
修正史是有依据的,比如《清实录》,基本就是皇帝的起住录
canglang
五级网友
五级网友
  • UID25458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14
13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11:37
快活林:呵呵,据说《红楼梦》一书开始流传以后,乾隆皇帝还专门组织了“勘误”。保不齐到明朝以后,杨阁老也对上述古籍涉及常德内容部分进行了“勘误”再出版。我是来抬杠的,以你说的为准。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651
杨嗣昌没有成为内阁首辅,就是因为他不是出生翰林,所以基本可以排除。《新唐书》何《资治通鉴》都是正史,到目前为止,没有发现哪个朝代更改正史,当然修新史是有一定偏向性的,这个我信。
快活林
三级网友
三级网友
  • UID539695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27
14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11:16
canglang:关键这个记载出自于《资治通鉴》和《新唐书》,是两本不同的书。当然,也不是我杜撰的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639
对待史书,我一直信奉“言无信史,以事为真”的原则,也就是书上写的和某个人说的,都不足为信,但这个事儿可能是真的。打个比方说鸿门宴,吃了这顿饭可能是真的,但里面斗智斗勇,双方说了哪些话,那这个杜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。
快活林
三级网友
三级网友
  • UID539695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27
15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11:04
canglang:关键这个记载出自于《资治通鉴》和《新唐书》,是两本不同的书。当然,也不是我杜撰的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639
呵呵,据说《红楼梦》一书开始流传以后,乾隆皇帝还专门组织了“勘误”。保不齐到明朝以后,杨阁老也对上述古籍涉及常德内容部分进行了“勘误”再出版。我是来抬杠的,以你说的为准。
canglang
五级网友
五级网友
  • UID25458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14
16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10:47
中国农民工:历来就有的。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617
至少在1140年的唐朝就有了,可以肯定是先有地名,后有人名
canglang
五级网友
五级网友
  • UID25458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14
17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10:46
粗茶布衣:一座有温度,有历史的小镇。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608
至少历史很悠久
canglang
五级网友
五级网友
  • UID25458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14
18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10:44
Alanbroke:此项研究成果,将陬市镇历史前推700多年!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592
只是历史记载,我说了去处,有兴趣可以自己查
canglang
五级网友
五级网友
  • UID25458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14
19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10:43
破帽遮颜:楼主威武!这是将取市的历史前移了640年啊!

陬市镇有近500年的文明史,明嘉靖年间初步形成集市。
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583
我只是搬运工,不是我移的。
canglang
五级网友
五级网友
  • UID25458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14
20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10:42
土狼:这本书是1140年前的原本吗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598
你这个理论完全可以推翻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,牛人!
canglang
五级网友
五级网友
  • UID25458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14
21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10:41
快活林:你这个提问很牛!古籍从初版印刷之日起,经过反复校正修改,包括不同印刷单位印刷翻印盗版,包括后人的重新编辑等等,到最后可能与最初的版本有一些出入,这个问题是存在的。所以对古籍的使用也要谨慎,否则论据错误,结论也不可能正确。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618
关键这个记载出自于《资治通鉴》和《新唐书》,是两本不同的书。当然,也不是我杜撰的
快活林
三级网友
三级网友
  • UID539695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27
22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09:26
土狼:这本书是1140年前的原本吗http://175.6.36.125/bbs-read-jump?pid=5007598
你这个提问很牛!古籍从初版印刷之日起,经过反复校正修改,包括不同印刷单位印刷翻印盗版,包括后人的重新编辑等等,到最后可能与最初的版本有一些出入,这个问题是存在的。所以对古籍的使用也要谨慎,否则论据错误,结论也不可能正确。
中国农民工
论坛网神
论坛网神
  • UID294559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27
23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09:18
历来就有的。
粗茶布衣
一级网友
一级网友
  • UID545475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2-15
24楼#
发布于:2022-03-21 08:09
一座有温度,有历史的小镇。
土狼
七级网友
七级网友
  • UID367673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28
25楼#
发布于:2022-03-20 23:23
这本书是1140年前的原本吗
xcd001
论坛网神
论坛网神
  • UID446585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28
26楼#
发布于:2022-03-20 22:43
Alanbroke
二级网友
二级网友
  • UID542980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28
27楼#
发布于:2022-03-20 20:24
此项研究成果,将陬市镇历史前推700多年!
破帽遮颜
七级网友
七级网友
  • UID13160
  • 最后登录2025-04-28
28楼#
发布于:2022-03-20 19:01
楼主威武!这是将取市的历史前移了640年啊!

陬市镇有近500年的文明史,明嘉靖年间初步形成集市。
上一页